昨夜写文章,想用‘垂涎三尺’这个形容词,却怎么也想不起中间的‘涎’字应该怎么写。平时我的打字是习惯用五笔,想不起怎么写就改用拼音。可昨夜的情况,即使使用拼音我也没法把这个成语打出来——因为不知道‘涎’字怎么读。不甘心的我,决定上google搜去。
搜索:垂 三尺
搜索结果:垂延三尺、垂诞三尺、垂涟三尺、垂涎三尺……
但这样我还是无法知道哪个才是正确的,于是我采用以前一个师弟教我的办法:通过搜索,看哪个搜索结果的记录数较多,那个就是使用的最频繁的,也才可能是最接近正确的。
1、垂延三尺:约有251,000项符合垂延三尺的查询结果。还蛮多人用啊,这么明显的错别字。
2、垂诞三尺:约有82,400项符合垂诞三尺的查询结果。哇,这个更多,但还是不可能正确的啊。
3、垂涟三尺:约有52,500项符合垂涟三尺的查询结果。这个有点接近了,毕竟我还知道中间的字是代表口水的意思,因此带了三点水的字有机会是,但结果似乎反而比较少。
4、垂涎三尺:约有1,140,000项符合垂涎三尺的查询结果。正义永远是最多支持者的。我终于找到了,再反向将‘涎’字放到金山词霸里查读音,原来是读:xian 二声。
垂涎三尺 chuíxiánsānchǐ(摘自百度百科)
解释:涎,唾沫,口水。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。原形容嘴特别馋。现多形容见了好东西就眼红,竭力想占为己有。
用法:补充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形容见了别人东西眼红
出处:唐·柳宗元《三戒》:“临江之人,略得麋麂,畜之。入门,群犬垂涎,扬尾皆来。”
示例:对面坐着一个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,挤眉弄眼的希望吃些……。(老舍《赵子曰》第三章)
示例:这个孩子看见人家吃这些东西,总是馋得垂涎三尺。 ★叶君健《自由》十三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